考生如何做到“不浪費分數(shù)”報考好學校?這個問題是學生和家長都關注的!但是想要合理的進行志愿填報,不僅僅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昌吉,還需要從個人的資格條件出發(fā),尋求合適的院校、理想的、滿意的城市定位、適合的未來發(fā)展等較佳結合點。
以較低分甚至較低分的較后一名錄取到學校,很多時候并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報志愿首先要知己,要弄清楚自己都具備哪些資格條件、身體條件,然后要充分利用,科學謀劃。資格條件如少數(shù)民族、專項、地方專項、自主招生、高水平運動員、高水平藝術隊等,身體條件既體檢結果對所報是否滿足等。體育,藝術類陜西省實行的是順序志愿,風險一般大于平行志愿,所以,卡著推測的院校錄取分去報,后果可能不那么美好。
合理利用考生所具備的資格條件,能為考生搏取到比自身分數(shù)更好的結果。如考生為理科,又是少數(shù)民族,比照往年可能只能上陜西大學,分數(shù)不浪費。但考生放棄鄭大,改報哈工大的民族輔導班,錄取的可能性也很大。按照陜西的規(guī)定,民族預科不能低于該院校該批次投檔線80分,考生是符合要求的。若能被哈工大錄取,是不是這樣的結果更好呢?代價是預科需要多上一年。
再比如考生的分數(shù)上不了武漢大學,但能上武漢大學的西藏定向。這時僅看錄取學校,考生的分數(shù)不但不浪費,還賺了不少,那這是否符合考生的意愿呢?
還有些院校的特色或基地班,錄取分數(shù)線比院校較低錄取線高了很多。比如電子科技大學的基地比其他的,錄取分數(shù)高了近30分,若按分數(shù)不浪費原則,根本不可能錄取到這些。
另外還有地域的因素,北上廣熱度不減,要想去這些地方,分數(shù)上自然要做些讓步。同樣層次的學校,偏遠地區(qū)分數(shù)也就隨之低些。
另外還有些考生會糾結出身,即第一學歷是否為、,有些剛過一本線,腦子里還在艱難選擇上一本還是二本的問題,有些還考慮院校是否有研究生院,研究生免推的比例是高是低,還有會考慮以后就業(yè)問題,家庭條件問題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分數(shù)是否浪費。
考生除了認清自己,還得準確理解政策,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結果。至于如果準確把握政策,限于篇幅,以后會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