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行為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我們總說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某些行為在破壞著孩子的自信心!童話大王鄭淵潔在《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這樣寫到:人性的本質(zhì)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渴望欣賞。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你就去貶低他,讓他失去自信,失去自尊。
以下7種行為是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我們要去避免:
1、總是批評,很少鼓勵。讓孩子覺得在爸爸媽媽眼里他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他很笨,他很懶,他很粗心,他很馬虎,他很拖拉,他學習成績不好,他寫字不好,他膽子小,他很調(diào)皮,他讓家人很煩……
2、經(jīng)常拿孩子跟別人做比較。你看人家某某,怎么怎么樣,你看看你自己怎么怎么樣。經(jīng)常把這類話常掛在嘴邊,的比較都是有害的,這類的話較具打擊力和摧毀力
3、把自己塑造成為孩子犧牲者的形象,讓孩子產(chǎn)生負罪感。但凡遇到點事情,但凡遇到點不順,就抱怨孩子,就告訴孩子如果不是他,你就不用這么辛苦,如果不是他你就不用這么操心,如果不是他你應該會比現(xiàn)在更好,如果不是他……
4、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跟孩子說話,而且聲音大。有時候還口不擇言,再來點貶義詞,冷嘲諷。
5、由你來決定孩子的一切,不給他獨立自主的機會和權(quán)利。還密切的關注他的一言一行,包括偷看他的日記,查看他的手機等
6、當眾出孩子的丑。當著外人的面,批評他,教育他,責罵他,批評他,懲罰他,讓他無地自容。當著外人的面揭孩子的短,說他的糗事兒,反復的說。公眾出丑,是較傷自尊的。
身為父母,我們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如果失去了這個基礎,孩子根本無法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