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會發(fā)現很多家庭的教育觀念和老師的教育觀念不一樣,甚至在某些事情上,會產生沖突,于是有不少家長咨詢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其實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觀念不一致很正常,所以現在教育強調的重點是家校配合,從配合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可以把他理解成為目標一致、角色分工不同。學校和家庭教育目標都是為了將來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文化、能適應社會、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只是因為環(huán)境和對象的不同,方法自然有所差異。
老師有教學任務面對一群孩子,而家長有教育責任面對一個或者幾個孩子。老師側重點在知識的傳授、解惑、也包括育人。而家庭教育更側重的是育人,教會孩子適應不同的老師的風格、教會孩子學會適應集體規(guī)則、和不同的人相處等等,所以在這些前提下教育觀念產生不同時,家長該怎么做呢?
第一擺正心態(tài)
老師也是普通人,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而且每個人對“什么是較好的教育、較合適的教育理解不同,更沒有統一的標準。” 老師面對一個班快50個的孩子,要增加孩子的都接受每階段的知識,增加盡可能的不拉下一個孩子,增加整體的平均成績,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她認為合適管理和教育大多數孩子的方法了。
同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來說,很難說什么是較好。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本身就沒有什么較好的標準答案,較重要的就是接納。然后問問自己:我對孩子的教育期待是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才能達成?
第二積極溝通
當出現理念方法偏差的時候,對抗是不利于解決問題的,比如一些家長認為“在他們的理念里,孩子完成作業(yè)不應該完全按照老師教條性的內容,而應該根據每個孩子不一樣的個性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有針對性的完成,因為這個原因,家長就幾次沒有按照要求及時上傳作業(yè)。這樣的結果就是讓他們進入了老師的黑名單里”。
其實對方法不認同可以和老師討論,甚至可以和老師聊一聊作業(yè)的方式。當然不是的老師需要說得很清楚,但是學習的方法是反復、重復和強化,符合大多數孩子學習的路徑。如果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掌握了,那就權當鞏固了,沒有掌握其他的就再多加補習。一味的擅作主張不配合老師的工作,自然得不到老師的認同。
第三承擔相應的教育責任
當家長面對孩子困惑的時候,用積極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用正向的心態(tài)看待不同,這對孩子將來適應不同的人、環(huán)境、事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比如玲玲雖然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年年都換老師,但這個孩子都很快就適應。因為她的媽媽不斷告訴她,每個老師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和教育理念,但每一個老師都是負責任的老師,都是來幫助你成長和學習的。所以就算是換了幾任老師,這個孩子都會積極的去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相反,如果家長一直對老師有成見,孩子在學校里也很難做與老師合作,而這一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積極個性和消極個性就是在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產生不同的認知,而家長要承擔的就是孩子積極成長中品質教育的責任。